skip to Main Content
11 11 11

编者按:

“三岁定终身”指是的一个人的思维、行为和情感反应模式在生命初期形成后不大容易改变,并非指一个人的能力。脑科学研究证实,具有可塑性的大脑,终身都在持续发展中,它会因新的经验而

不断地被重塑。 做到以下五点,能够帮助孩子的大脑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。


1、成功的人是赢在转折点,而不是起点

作为一名教育家,洪兰曾是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、脑科学家,曾任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。

她告诉大家,大人需要知道孩子的大脑是怎么回事:以下这张图上不同颜色代表的区域其实都有不同的功能,比如黄色的部分是额叶,也具有大脑发展中最高级的整合功能,紫色和灰色交接的地

方,是听觉值。

因此,父母不能打孩子,特别是打孩子的头部。因为这可能造成孩子大脑生理机制的损伤。而从大脑发展的角度,洪兰教授说,每个人的神经是具有可塑性的。海马回的神经细胞再生,大脑的神经连接不停在改变。学习的时候,神经回路会加强。在她看来,不存在“输在起跑线上”、“3岁定终身”等说法。因为,人的大脑一直在发展,一直在变化,大脑有可塑性,大脑不停因应外界需求而改变神经网路连接。“它的神经回路是可以改变的”。

海马回的神经细胞再生,大脑的神经连接不停在改变


人生是马拉松,争的是终点,不是起点,要跑到终点才是贏家。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,而是赢在转折点。有的家长可能觉得自己的孩子开窍慢,洪兰教授引用两句经典解答了大家心中的疑惑。

人一能之,己百之。人十能之,己千之。果能此道矣,虽愚必明,虽柔必强。或生而知之,或学而知之,或困而知之,及其知之一也。

——西汉.戴圣《礼记·中庸》

译文:学习是“学+习”。别人学一次就会了,就学他一百次;别人学十次就会了,就学他一千次。如果真能照这样子去做,虽然再笨,也会变得聪明,即使再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。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它们,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它们,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道它们,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,也就是一样的了。


2、情绪是改变大脑最快的工具

拿学习这件事来说,主动的学习才有用,被动学习没有用。孩子想学,偷着学学得最快。有的时候,你认为孩子具有某个缺点,这个时候也不要轻易去改变孩子,尤其不能让孩子有情绪障碍。洪兰教授说,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在想不好的事情,负面情绪就会放大。大脑产生观念,观念引导行为,行为产生结果,结果改变大脑。


▲大脑观念行为结果互相影响

她还分享了一个小故事: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的妈妈曾说过,马友友从来不会因为他大提琴拉得不好而挨打,因为这位母亲深知,孩子如果挨打,就会对拉琴产生恐惧。


3、家庭是最早的学习场所,父母是最初的老师

言传身教,为什么身教这么重要?答案在于模仿的力量非常强大。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,家庭是最早的学习场所,父母是最初的老师。

▲模仿的力量


因此,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。与此同时,家长要支持孩子,要信任孩子,但也要管教孩子。孩子最怕的是,家长今天和明天立的规矩不一样。她说,我们是透过被人管理才学会管理自己。一开始没有外在的控制,内在的控制也不会产生。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?是让他成为一个有用的人。


讲座现场,她分享了一个实验结果:有实验曾追踪1970年4月出生的17000名婴儿到2008年,2008年到这些人38岁时候,研究结果发现,影响他们快乐和生活满意度最高的因素,不是一般人认为的IQ和GPA(智商或者学业成绩),而是conscientiousness(自知与责任心)。


决定一个人成败是self-control(自制)、integrity(正直)and perseverance(恒毅力)。成功的人不是最聪明的人,而是最有毅力的人。不要担心和紧张,不要过于焦虑,孩子非常敏感,如果父母焦虑,那孩子会更加焦虑。父母应以平常心待之。


4、在哪里跌倒,换个地方爬起来

如何对待孩子犯错?洪兰教授告诉大家正确的答案:我不要求你完美,我要求你学习。当你犯错时,重要的不是这个错误有多糟糕,或者是不是你的错,重要的是,要将错误转换成一个经验。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,“从哪里跌倒,就在哪里爬起来”似乎已经成为了一条铁律。洪兰教授的观点却反其道而行之:在哪里跌倒,换个地方爬起来。为什么呢?洪兰教授又引用了一句经典名言。

“每个人都是天才,但如果用爬树的能力来评断一条鱼,它将终其一生认定自己是个笨蛋。——爱因斯坦”

大人会嫌孩子不好,主要是因为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。不要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,基因不同,后天生长的环境也不同,所以比是不公平的。孩子只能跟自己比,今天比昨天进步了,就应该奖励他。



▲4个双胞胎的大脑图显示,同一个父母带,同样的教育方式,但是大脑结构却显示不一样


4个双胞胎的大脑图显示,同一个父母带,同样的教育方式,但是大脑结构却显示不一样。她说,上天是很公平的,空间能力好的人往往语言能力不怎样;语言能力好的,空间能力常常会比较差。也就是说,大脑是个有限的资源,很少人得天独厚样样都好,所以我们不必去苛求孩子。因此,父母应该顺其自然,要教会孩子了解自己的长处,接受自己的短处。重要的是有什么能力,而非缺乏什么能力。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,你会看到他的长处。用正向的态度去看事情,你会看到解决的方式。


5、允许孩子犯错,让他从错误中学习经验

要允许孩子犯错,只是不要犯第二次错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:“不曾犯过错的人,表示他从未尝试过新的事物。”

洪兰教授说,不要因为孩子做某件事做的不好而骂他。因为,骂会让孩子对这个东西恐惧,时间长了,孩子就会抗拒,离的更远。同样的道理,如果我们在孩子学习的时候,每天因为分数打骂孩子,孩子会不会因为恐惧学习而变得畏手畏脚?答案是肯定的。


为什么呢?因为挫折是一种不良的情绪,而孩子的成长可以以长带短。洪兰教授还认为,好家长不应该只会说“NO”,而应在说完“NO”后,给孩子指出一条可以走的路。“允许孩子犯错,让他从错误中学习经验,如此才能不再犯同样的错。”

脑科学研究发现,大脑的可塑性是终身的,人终其一生不停地因新的经验而重塑他的大脑。

演讲:洪兰,台湾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,曾任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

来源:第一教育

Back To Top